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艾滋病的发病机理、传播预防途径及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措施。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和总结临床经验来分析艾滋病的传播预防及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结果 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可以降低艾滋病的传染率、阻断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医护人员的自身安全,对医护人员起到保护作用。结论 本病的治疗和护理需要很长的时间和巨大的经济负担。所以,在目前对于本病的治疗还没有特效药物的情况下,预防和健康教育工作是极其重要和经济有效的。
艾滋病(AIDS)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本病是指当人类的免疫系统受到破坏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或艾滋病病毒(HIV)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所引起的传染病[1]。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提高自身的免疫系统功能,进而最大可能的降低艾滋病病毒对人类的感染。这既包括医学问题,也包括社会问题,本病虽然不能得到完全的治愈,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采取科学由有效的预防和保护措施来,降低艾滋病病毒对人类的感染和切断传播途径,进而达到控制其传播流行的目的[2]。
艾滋病病毒是一种逆转录 RNA 病毒,此种病毒在脱离人体寄生后很难在外界得到生存,本病毒对于外界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非常低下。研究证明,通过采取简单地措施就可以将本病毒杀死,使其无法传播,阻断其传播途径。比如:通过采取加热的方法就可以杀死艾滋病病毒,当外界温度达到56℃,同时对其进行30min的灭活处理就可以消灭病毒的活性;并且常规一般的消毒剂均可以使本病毒失去活性[3];但研究发现,本病毒对紫外线不敏感。进行紫外线消毒不能达到使本病毒失去活性的目的。艾滋病病毒通过进入人体后,有针对性的、特异性地侵犯人体辅助性T淋巴细胞,从而造成人体的细胞免疫系统遭到破坏,进而导致感染、发病。感染本病毒后,在起初不会出现明显的全身症状,经过一段无症状期后,人体会逐渐出现以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为典型症状的一组症候群的综合征,此时为症状显现期,随着感染的加重、病毒的繁殖和侵犯的淋巴系统的越来越多,最终导致人体全身免疫系统被严重破坏而出现各种严重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最终导致死亡,所以又称为艾滋病导致死亡。随着艾滋病病毒的传播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多的人群感染本病,引起了医务人员的广泛重视。因此,很多医疗科研机构加大了对本病的研究和关注。近些年来,解放军 302 医院传染病研究所一直致力于对本病的研究,通过大量的研究,从基因分子水平上研究发现,我国人群属于艾滋病易感人群[4]。因此,国家对于艾滋病的预防和治疗非常重视,将本病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议事日程上,加大了对艾滋病病毒的研究,那么要预防艾滋病,就需要我们了解艾滋病病毒是如何传播的;通过何种传播途径进行传播;以及医务人员应该如何进行自我防护。
本次通过研究和查阅相关资料,来系统的总结艾滋病的发病机理、传播预防途径及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措施,现将具体结果汇报如下。
1 艾滋病的传播
1.1艾滋病病毒可通过以下途径传播
1.1.1性接触传播途径 有资料调查发现,有75%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通过性接触导致感染艾滋病病毒,导致了本病的发生。
1.1.2血液及血液制品传播途径 通过血液制品传播本病约占本病感染率的 3%~5%。艾滋病病毒感染患者通过输入不合格或未经检疫的劣质血液及血液制品导致感染艾滋病病毒;还有通过使用没有消毒或消毒不达标的注射器以及施行器官移植术、人工授精导致艾滋病病毒传播到异体;同时研究发现由于肢体上有破损伤口时接触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血液以及静脉吸毒人群共用针头和注射器时也会极大地提高艾滋病病毒的传染率以及增加了传播途径 。
1.1.3母婴传播途径 医院调查发现,通过母婴传播的途径,导致本病的传染率约为15%~45%,具体的传播方式有宫内感染垂直传播以及分娩时的传播;同时还有哺乳传播,这种感染比较少。
1.2艾滋病病毒不会传播的途径
1.2.1日常生活接触 通过在一般的公共场所的活动不会导致本病的传染,比如:乘车、坐船、飞机、以及在办公室、商场、剧场、学校、游泳池等公共场所的一般接触一般不会导致本病的传染。
1.2.2唾液、咳嗽、打喷嚏 在没有口腔溃疡或口腔内粘膜破损的情况下,共同用餐、共用餐具也不会导致本病毒传播等 。
1.2.3日常生活中的社交 如握手、拥抱等在没有表面皮肤破损的情况下亦不会导致本病的传播,接吻有可能会导致病毒传播,目前还有完全的证据表明,接吻一定会感染艾滋病病毒。
1.2.4飞播性昆虫如 蚊子、吸血昆虫等不会传染艾滋病病毒,因为艾滋病病毒在这些虫子体内不能生存,没有活性,因此不能得到传播。
1.2.5公共用品 公共区域的马桶、浴池及浴巾及公共用品在没有接触到血液的情况下也不会传染艾滋病病毒。
1.2.6共同居住 与艾滋病病毒感染患者共同居住也不会导致病毒感染,目前社会上有很多人对艾滋病病毒患者歧视、不愿与之共同生活害怕传染,我们应该科学的认识本病,不要歧视任何一个艾滋病病毒患者。
2 艾滋病的预防
2.1预防性行为传播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洁身自爱,不要和陌生人发生性行为;坚决抵制卖淫嫖娼,性生活中不要进行同性恋肛交、口交等易导致传播艾滋病病毒的活动;通过使用避孕套可以减少传染艾滋病性病的机会。
2.2预防血液传播 不吸食毒品或毒品衍生物,不去消毒不达标的医院、诊所进行输液、打针、拔牙和做手术;刮脸刀、电动剃须刀、牙刷必须自备,不可共用、借用; 救护流血伤员时,要防止血液沾到皮肤破损处。
2.3预防母婴传播 有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女性患者应该坚决避免怀孕。
3 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
3.1普遍性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在日常的工作和救治伤者的时候,要注意加强对自身安全的保护,因为有些患者自身感染了艾滋病病毒,自己没有发现,医护人员在救治时一定要佩戴手套及其他防护装置,降低自身感染的几率。日常防护措施要求我们对所有患者的血液和某些体液有潜在的传染性的分泌物进行严格处理。主要有:患者的血液、腹膜液、心包液、胸腔积液、羊水、精液、阴道分泌物、带有血液的其他体液和牙科中的唾液等进行严格的无菌处理和操作。
3.2防护处理 人体自身的皮肤是人体最好的保护屏障。因此,要求所有医务人员在每天上班之前,首先要对自身的皮肤,特别是外漏和经常接触患者的肢体处的皮肤进行详细的检查。查看有无皮肤破损,如果有应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如:佩带手套或防水胶布贴于皮肤破损处。艾滋病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非常薄弱,离开人体就不能繁殖。因此,医务人员应加强自身保健意识,严格操作、护理规范[5]。
4 讨论
上个世纪80年代初,艾滋病首先在美国被识别。在那个时期,艾滋病患者主要在美国,尤其是同性恋者,以至于当时人们将艾滋病称为“同性恋的癌症”,并以艾滋病的蔓延来警告和批评西方社会的“性自由”。当时世界各地的艾滋病患者大多也是由美国传播出来的。按照80年代艾滋病最初的发生情况,人们似乎得出结论说,它是发生于西方社会的一种流行病。然而,将近30年过去了,全世界死于艾滋病的人约2500万,超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那么,艾滋病的首发地美国有多少人死于艾滋病?截止到西历2005年,美国死于艾滋病的人约1.7万人。哪里死于艾滋病的人最多?非洲。目前,全世界艾滋病感染者约6000万人,70%在非洲。全世界已经死于艾滋病的2500万人中,80%是非洲人,也就是说,非洲死于艾滋病的人数约2000万。
随着艾滋病病毒感染人群的数量越来越多,我国又是艾滋病病毒的高发国家, 所以医务人员要非常重视艾滋病病毒的治疗问题。在工作中必须要接触已经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患者时,要注重加强医务人员的自我保护,从而降低被感染的可能性和几率。艾滋病病毒的发展、流行和传染与一个国家的文化、经济、政治等多方面因素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治疗和预防艾滋病时需要全民努力,因为本病的治疗和护理需要很长的时间和巨大的经济负担。所以,在目前对于本病的治疗还没有特效药物的情况下,预防和健康教育工作是极其重要和经济有效的。
参考文献:
[1]胡显玲,夏晓清,徐小芹,等.临床护士艾滋病防护知识行为调查与干预[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19(11):1403-1405.
[2]贺红英.基层医院护士职业防护意识及影响因素调查[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4):24-26.
[3]彭凌,郑永海,郭艳雪.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防护知识调查与防护模式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9):1279-1280.
[4]姜小鹰,吴美丹,方东萍.临床护士艾滋病知识认知现状与干预效果评价[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21):2518-2520.
[5]赵光昱,朱建军,刘梅瑶,等.凉山州中医医院医务人员艾滋病知识认知与防护行为调查分析[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3,34(9):139-143,146.编辑/成森
原标题:艾滋病的传播预防及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