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头丸之父”以身试毒
二战中,“摇头丸之父”亚历山大·西奥多·舒尔金拇指受伤,一名护士在手术前递给他一杯橙汁,他喝下后很快就昏睡过去了。当他醒来后,手术已经做完。舒尔金后来才知道,护士在橙汁里放了一定量的镇静剂。此后,他便对迷幻剂和药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战后,年轻的舒尔金重返校园,并成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名生物化学博士,同时,他开始为制药公司工作。在此期间,他研制的杀虫剂大受欢迎,为公司带来了可观的利润。于是,公司为他提供了一笔科研经费,允许他研究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此时的舒尔金仍然对那杯能使他昏睡的橙汁难以释怀,便一头扎入对迷幻剂的研究。他开始游走于法律边缘,合成并在自己身上试验各种迷幻剂,他前后共发明了三百多种迷幻剂,这其中就有后来被称为摇头丸的MDMA。
其实,早在1912年,德国默克公司在研制另一种合成物时,就得到了一种副产品MDMA,并申请到专利。MDMA曾被拿来当成食欲抑制剂或战时给士兵的兴奋剂,后来研究人员发现MDMA有严重的副作用,便弃之不用。也就是说,舒尔金并非MDMA的发明者,但他却是首位深入研究MDMA对脑神经作用的科学家。他先以低剂量的MDMA辅肋治疗,随后向数以百计的心理学家介绍这种化合物。然而它最终并未在医疗机构流行,而是以摇头丸之名出现在酒吧、夜店等场所。
后来,美国的一名女生服食摇头丸后,在药物的影响下饮水过量致脑肿胀死亡,轰动全美,舒尔金也因此成为备受争议的人物。美国缉毒署曾把舒尔金抓进监狱,并在搜查他的实验室后将研究记录毁掉。但是由于当时舒尔金拥有有关机构颁发的研究执照,美国缉毒署对他无计可施,只能将他释放,但与他缔结了一个“君子协定”:舒尔金帮助缉毒署人员开展工作,缉毒署则允许他待在自己那间小小的实验室里。
此后,舒尔金仍然继续进行疯狂的迷幻剂研究。为了准确把握药性,舒尔金总是自己试用研制出来的迷幻剂。
1981年,舒尔金与古巴移民安结婚后,安也试服他的试验药物。此外,舒尔金还会让自己的心理学家和药剂师朋友们试用。在舒尔金印象中,他自己曾两次服用迷幻剂发生危险,差点断送性命。安声称,她曾服用过两千多种迷幻剂,而舒尔金则服用过四千多种,全世界数他一生中吞服过的毒品种类最多。
不过,舒尔金夫妇并不承认服用过这么多的迷幻剂对他们本人造成了伤害。但接触过舒尔金的有关人士却这样介绍,舒尔金虽然表面上很健谈,却总是记不住人名、地名,发至连妻子的家乡在哪里都不记得。
但客观地说,舒尔金对配置迷幻剂虽然兴趣十足,但本意不在杀人。舒尔金之所以备受争议,甚至声名狼藉,在于他不仅没有对迷幻剂的魔性保持应有的警惕,反而一味地推荐给精神病医生及药剂师,执迷不悟地研究、宣传、推广,任其泛滥成灾。
2014年6月2日,“摇头丸之父”舒尔金因患肝癌,在美国北加州的住所内去世,结束了他是是非非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