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苯丙胺类药物滥用呈上升趋势,我省苯丙胺类药物滥用也呈上升和分布广泛之势,由苯丙胺类药物滥用所致的急性中毒、慢性中毒、戒断症状、精神障碍等临床表现也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吸食冰毒所致的精神障碍危害严重。本研究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使得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明显降低,控制患者精神病性症状迅速、有效,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90例观察对象均为2010年11月至2014年2月来我所自愿和强制接受治疗并诊断为苯丙胺类药物依赖者,其中男性79例,女性11例;年龄16~45岁;职业:无业38例,个体21例,司机19例,农民3例,干部9例;文化程度:文盲3例,小学15例,初中32例,高中30例,大专及以上8例;毒品种类均为冰毒;吸毒均为烫吸(专用冰壶);吸毒时间4个月至3年不等。

1.2诊断标准:90例患者均符合原卫生部修订的《苯丙胺类药物依赖诊断治疗指导原则》。使用甲基苯丙胺快速毒品尿液检测试剂盒(上海凯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做尿液甲基苯丙胺定性检测均为阳性。患者排除了淋病、梅毒、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排除了结核、心肌梗死等与之相关的躯体并发症。

1.3治疗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利培酮组和中西结合组各45例,利培酮采用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至量。中西结合组采用利培酮与针灸、中药汤剂并进的治疗方法。针灸取太溪、内关、水沟、大陵、神门、中冲等。配穴火胜伤阴者,加行间、三阴交;痰火扰神者,加内庭、曲池、丰隆;气血淤滞者,加血海、膈腧。每日一次,留针30min。耳针选神门、心、皮质下、肝。毫针刺,中刺激,每日1次,留针30min。中药汤剂以清心泻火,开窍安神为主。火胜伤阴者,采用黄连解毒汤和三承气汤加减;气血淤滞者,以血府逐瘀汤加减;痰火扰神者,三圣散加减。

1.4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组患者住院天数7~82d,平均21.5d。利培酮组有效率为91%,中西结合组为96%,2组治疗疗效见表1;

表1 2 组治疗效果比较

2组用药前后BPRS评分见表2。

表2 2 组治疗前后BPRS 评分结果

利培酮组常见的不良反应与其所致的锥体外系症状的发生率为49%,中西结合组的发生率为16%,见表3。

表3 2 组不良反应比较

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90例患者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中单项3、6、7、8、10、11、12、15、17 得分较高,BPRS 的5 个因子中苯丙胺类药物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激活性:6、7、17,单项占全;思维障碍:8、12、15,单项占其中3 项;敌对猜疑:10、11,单项占其中2 项;缺乏活力:3,单项仅占1 项。

3讨论

本研究采用针灸、耳穴针刺、中医经典汤剂加减结合利培酮的常规口服,方法简单、安全、有效、患者及家属容易接受。针刺能调节神经系统、内分泌、免疫系统,并通过释放具有生物活性的肽类物质调节内脏系统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针刺得气后可提高局部血流和细胞功能,而苯丙胺类药物所致精神障碍的患者接受针刺治疗时所产生的针感较健康人更为强烈,所以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明显。《黄帝内经》对精神病病因病机的重要论述“诸躁狂越皆属火”患者喧闹不宁,躁动妄言,叫骂不避亲疏,逾垣上屋,登高而歌,弃衣而走,甚至持物伤人。兼见两目怒视,面红目赤,狂乱无知,气力逾常,不食不眠,舌红绛,苔黄腻或黄燥,脉弦大滑数,为痰火扰神;狂病日久,呼之能止,时多言善惊,时烦躁不宁,形瘦面红而秽,舌红少苔,脉细数,为火胜伤阴;燥扰不安,恼怒多言,或妄闻妄见,面色暗滞,头痛心悸,舌紫黯有淤斑,脉弦或细涩,为气血淤滞。中药汤剂以清心泻火,开窍安神为主。患者腹泻几次甚至十几次,反而面色红润,精神饱满,治疗中注意调整脾胃功能,以达整体康复的目的。所以,中西医结合组患者临床有效率较高。

太溪、神门、大陵均为原穴。根据“五脏有疾应出十二原……”中医认为肾主骨髓而通于脑,椎体外系是脑的一个侧束,所以针刺太溪起到调整锥体外系的作用。中医认为“心主神明”,“神”是指高级中枢神经机能活动,这些功能由心主持和体现,所以说,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在内,人体脏腑、气血在心的这种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的影响下,进行统一协调的生理生活。如心有了病变,失却神明统率的作用,其他脏腑的生理功能也会受到影响。所以针刺神门、大陵起到调心的提纲挈领的作用。所以,中西医结合治疗苯丙胺类药物所致精神障碍时药物的不良反应大大降低。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购物车

返回顶部